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正文

大连外国语大学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展示

打印|关闭发布日期:2022-11-30 14:51:37




成果简介

“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旨在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服务“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需求,培养能够融合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传播学等跨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多语种、跨学科进行东北亚语言与政治相关问题研究、能够胜任东北亚外交外事实践工作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自2014年至今,本项目共培养博士研究生67人,已毕业19人,全部工作在面向东北亚国家的外交外事战线上,为我国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成果创新】

(一)理论创新

1.服务需求、问题导向、交叉学科建设特色鲜明

学校“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博士培养项目致力于交叉学科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建设,突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中的话语研究,通过话语研究揭示东北亚地区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日、英、俄、韩多语种国际政治与语言、国际政治与翻译、国际政治与国别区域研究方向的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东北亚外交外事领域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2.数字人文、创新驱动、新文科建设引领方法创新

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基础,将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和大规模语料库分析技术引入博士课程,将语言学、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崭新的数字人文研究方法为博士培养项目扩宽了研究领域,提供了大量且坚实的定量研究基础,提升了博士生大数据思维能力,为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新文科发展路径。

(二)实践创新

创建了符合“新文科”建设要求的“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才”立体化博士人才培养模式和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找准课程“突破口”。本项目对准我国东北亚外交外事高端人次需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和东北亚外交外事实践能力,创新了一整套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并聘请学科领域顶尖专家担任负责人;

 2.找准培养“关键点”。项目组建导师指导团队,建立数字人文实验室和语料库语言学实验室,引入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采用跨学科范式进行博士人才培养,构建学科协同、国际协同、校内外协同相统一的博士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

 3.找准管理“着力点”。本项目建立校长牵头负责,研究生处等学校职能部门统筹管理,东北亚研究中心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创新特需人才培养多部门协同的实践管理模式。


【成果实施效果】

项目建设八年来,团队教师积极探索,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新文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育教学特色鲜明。项目团队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创新新文科理念指导的人才培养和导师团队建设模式,被评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在国际政治语言学学科体系的三个学科方向持续发力,建设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开设十余门交叉学科课程,对相关学科发展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

2.科研创新成果丰硕。项目团队连续5年举办国际政治语言学年会,成为国内该领域研究的重要阵地。2016年,团队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中国周边国家对华关系俄国档案整理翻译与研究”、“日本对东南亚政策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翻译”和“朝鲜半岛南北关系解密档案的整理与翻译”,为我国周边外交工作提供一手资料。团队教师刘宏教授担任总主编主持编写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理解当代中国”俄语系列教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该团队共发表CSSCI及以上论文114篇,在国家级别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及教材50部,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0项。团队举办各类学术会议53场,不仅涉及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还涉及“一带一路”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高级别中韩对话会议以及东北亚人文交流机制创新等,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团队承办的2022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填补了东北亚国家高层次语言文化交流空白。

3.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高,选题聚焦学科前沿,其中14篇荣获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荣获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在读期间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105场,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4篇,参与专著撰写1部,获批创新立项16项,参与导师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博士生参加39次外交外事重大活动,导师与学生为夏季达沃斯论坛、索契冬奥会、阿斯塔纳世博会等提供多语种语言服务。同时,博士生为辽宁省和大连市政府重大外交外事活动提供高级别语言服务。已毕业19名博士生工作在辽宁省外事办、南京大学、新疆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面向东北亚国家的外交外事战线上,持续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构贡献力量。

4.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成功获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多语种语料库检索及管理平台和东北亚语言动态资源库与语情分析平台作为标志性成果在2022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发布,填补了国内多项数字化语料资源空白;中国俄语教学与研究智能云平台有效整合俄汉语言资源库、研究文献库等资源,成为国家级俄语教学与研究的智能化综合服务平台;博士生学位论文建成东北亚外交外事语料库容量达2555万词,这些成果极大促进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新文科建设转向。

5.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充分发挥政策服务和智库功能。依托学校7个备案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省部级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团队共有30余篇报告获得各级批示,2014年至今,团队承担了外交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的多项委托课题;2016年,团队承接了辽宁省教育部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方案起草工作;2020年,团队承担了《辽宁省教育领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研制工作。

成果材料清单

 详见附件:教学成果应用及效果证明材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