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培养工作 >> 正文

2020 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导师调研)

打印|关闭发布日期:2020-11-04 10:47:58

为了解现阶段我校研究生导师对本校研究生教育的满意度情况,我们面向全校研究生导师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  

  1. 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生教育满意度导师调研由以下三个模块组成:1)招生、培养、学位制度;2)导师职责和师生关系;3)支持保障制度。本次调查始于20209月,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69

受访导师中,65.09%年龄在41-55岁之间,25.44%年龄在31-40岁之间,9.47%年龄在56岁以上。73.96%的导师在国内高校获得最高学位,26.04%的导师在国外高校获得最高学位。55.62%的导师具有副高职称,34.32%的导师具有正高职称,10.06%的导师具有中级职称。受访导师中,4位是博士生导师,但部分非博士生导师曾有指导博士生课程的经历。在硕士生指导年限方面,33.73%的导师指导时间低于3年,26.04%的导师指导超过10年以上,24.85%的导师具有5-10年经验,15.38%的导师具有3-5年经验。从导师学术关系所在院系来看,日本语学院和英语学院导师最多,分别占20.12%、18.93%,汉学院次之,占12.42%,高级翻译学院、国际艺术学院、韩国语学院、软件学院导师较多,依次占比10.06%、8.88%、6.51%、5.33%,马克思主义学院、欧洲语言学院导师数量相当,均占3.55%,俄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均占2.96%,法语学院、商学院、德语学院导师数量较少,依次占比1.78%、1.78%、1.18%。在指导硕士生数量方面,35.5%的导师负责指导1-3名学生,24.26%的导师指导6-9名学生,18.34%的导师指导4-5名学生,指导10名以上学生的导师占13.61%,目前14位导师尚无正在指导的学生,占总数8.28%。

问卷调查结果

  1. 招生、培养、学位制度

  2. 招生质量的评价

对于目前我校招生情况,导师评价结果具体如下:

 

约一的导师认为目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于生源质量,有28.4%的导师认为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基本相当,15.38%认为无法比较,仅有2.37%认为生源质量于培养质量。总体来看,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比较满意。

针对导师所在学院的招生手段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导师所在学院最常见的招生宣传手段是利用学校或学院网站,其次大部分学院也通过组织夏令营、全国各地宣讲、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可见,如今学校的招生手段已经有机结合了线上与线下两种方式,全方位实现招才引智。

我们对导师们在招生时最为重视的素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首先,导师最为看重的是学生们本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水平(71.6%),其次为科研创新能力和问题意识(63.91%)、学习态度和责任感(62.13%)、外语水平(27.81%);再者是逻辑思维能力(21.89%)、思想道德水平(20.12%)、相关学科知识水平(17.16%)和表达能力(7.69%)。总体来说,导师们较为重视学生的学术水平,其次是个人素质等方面。

  1. 培养方面的评价

导师关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与培养方案的契合度调查结果如下:

 

70.41%的导师认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与培养方案的契合度较高、其次为非常高(14.79%)。仅有少数导师认为不高或是不清楚。

针对研究生培养,导师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大部分导师(71.01%)认为研究生目前缺少充足课题、项目的机会,其次依次为图书与教学基础设施不足(37.28%)、导师培养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31.36%)、专业设置开设太少(20.71%)、导师确定方式不合理(14.2%)、课程内容不适用或陈旧(10.06%)。

总体而言,导师们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较为满意,招生手段也充分发挥了线上和线下的优势。在招生过程中最为看重的是学生的学术水平,其次为个人能力素质。不过导师们也针对研究生培养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学生们申请项目课题的机会少、教学设施可以更加完善、导师培养、课程设置及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

  1. 课程体系的评价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研究生课程对论文写作的作用,88.76%的导师认为作用很大或作用较大,认为作用较低的比例只占1.18%。可见,绝大多数导师认同研究生课程对学生论文写作的作用。

 

导师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评价较高,满意率达到了74.56%,而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表示不太满意的只有0.59%。

 

我们也在欠缺的课程类型方面征求了导师意见。导师们认为最为欠缺的三类课程分别为文献研读类课程(65.09%)、研究方法类课程(64.5%)及论文写作指导类课程(59.17%)。选择职业伦理类课程的比例只有10.06%,所占比例较小。

选项

论文写作

指导类

文献

研读类

案例

教学类

职业

伦理类

创新

创业类

研究

方法类

其他

欠缺的

课程类型

59.17%

65.09%

22.49%

10.06%

14.2%

64.5%

1.18%

学科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方面,导师们认为问题主要有因人设课、重复开设、前沿性不够、方法训练不足、内容更新不及时、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及其他。如下表所示,选择前沿性不够和方法训练不足这两项的比例超过半数。其次,认为因人设课和内容更新不及时的比例分别为23.08%和20.71%,所占比例较少。只有7.69%的导师选择重复开设。

选项

因人设课

重复开设

前沿性

不够

方法训练

不足

内容更新

不及时

缺少统一的教学大纲

其他

学科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23.08%

7.69%

50.89%

53.85%

20.71%

9.47%

15.98%

  1. 学术论文发表制度的评价

学术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60.36%的导师认为,我校在研究生学位申请中对论文发表要求适中,并认为科研发表是对硕士科研能力水平的体现。认为要求过高或较高的比例占33.73%,其中只有7.69%比重的导师认为要求过高,给导师和学生都带来很大压力;26.04%的导师认为要求较高,可考虑适当调整论文发表篇数要求或者调整科研成果形式要求。认为要求过低的比例只占5.92%并认为应鼓励学院或一级学科对发表科研成果提出更高要求。

 

导师对学生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也进行了总结。调查结果显示,导师们认为影响学生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由选题问题、研究方法掌握程度、文献资料收集程度、是否具备有效的科研训练及学生个人能力或投入五项构成。较高比重的导师选择了缺少有效的科研训练、学生个人能力不足或投入不够两项。59.76%的导师认同有效的科研训练对学生论文质量会重要作用。较低比重的导师认为选题、文献资料搜集过程是影响学生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1. 导师职责和师生关系

  2. 实施导师组制度的态度

对导师组或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作用的态度方面,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69条有效问卷中,支持导师组和不支持导师组的比例分别为56.21%和43.79%,总体来看认可导师组在研究生培养中作用的占一多半,但与此同时不支持导师组的比重也非常高。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题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调查。

  1. 指导研究生方式

在指导研究生的方式方面,导师调查结果如下: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受调查的导师中有124名导师选择讲授与研讨结合的方式来指导研究生,所占比重为73.37%。这样的指导方式既能发挥导师指点迷津的作用,也能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达到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与此同时也有20.71%的导师以研讨的方式为主,只有5.92%的导师以讲授为主。

在选择最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方面,调查结果如下图:

 

该题项为多选,其中有72.78%和71.01%的导师都选择了“参与项目”和“学术交流”这两个选项,选择“聆听知名学者科研成果”和“申请课题”的导师分别占54.44%和44.97%,由此可见,导师们普遍认为参与项目和学术交流是最为有效的科研训练方式。

在面对面指导研究生的频率方面对导师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有72.78%的导师都保持对研究生的高频率面对面指导,亦即每周一次及以上,另有25.44%的导师保持以每月一次及以上的频率面对面指导研究生,只有1.78%的导师面对面指导学生的频率为每学期一次及以上。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导师都能保证高频率面对面指导学生。

  1. 导师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就导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调查,题目为多选,具体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有81.07%的导师认为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所有选项中占比最高的,紧随其后的是“论文选题和写制作过程中的指导”,有70.41%的导师选择该项。而选择这两项的导师所占的比重要远远高于选择其它选项导师所占的比重。除此之外,占比较大的还有道德修养和职业伦理(占比40.83%)、学术研究和学业规划的指导(占比29.59%)、学术前沿信息和科研兴趣培养(占比28.4%)等。

  1. 导师的职责范围

受访导师认为导师的职责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88.76%的导师认为培养研究生学术科研创新能力是导师的职责,这一比例远高于其它选项。在所有选项中排名第二的是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占比53.85%,除了上述两个选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选项占比超过50%。其他占比较高的选项还有:提升研究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占比46.15%)、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占比43.2%)、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占比34.32%),在选项中占比最低的是研究生就业指导(占比6.51%)。从调查结果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导师对导师的职责有清晰明确且客观的认识,聚焦于导师在学术指导方面的职责。

  1. 导师培训的建议

在导师培训有待加强的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该题项为多选题,由上表可知,受访导师认为导师培训最应该加强的方面是指导研究生经验分享,选该选项的导师占比为76.92%,紧随其后的是导师权责介绍(占比51.48%)、学术规范教育(占比46.15%)、规章制度解读(占比28.4%)。

  1. 导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论文态度

在对待导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论文的态度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选项

愿意主动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并合作发表论文

研究生应当主动开展研究,是否合作发表根据研究情况决定,不刻意追求

为达到学位标准,导师有帮助学生发表论文的责任和压

学生论文发表于导师科研考核不匹配,没有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的意

导师与研究生合作发表论文的态度

50.89%

41.42%

3.55%

4.14%

由上表可知,在这一问题上导师态度相对集中,其中愿意主动指导研究生开展研究并合作发表论文的导师占比50.8%,认为应当根据研究情况决定是否合作发表论文的导师占比41.4%,两者加起来占比92.2%。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导师对与研究生合作发表文章持开放态度,不愿意与研究生合作发表论文的导师占比仅为4.14%。

  1. 影响导学关系的普遍因素

影响导学关系的普遍因素调查结果如下:

 

绝大部分(71.01%)导师认为导师自身教学科研压力较大是影响导学关系的普遍因素。此外也有37.28 %的导师认为学生自由度太高,导师管理缺乏手段和有效约束是影响导学关系的因素。我们认为,该选项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却值得引起重视。认为导师能力和指导水平影响导学关系的导师占比34.32%。

  1. 影响研究生培养成果的因素

在影响研究生培养成果的因素方面,我们收集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由上图可知,70.41%的导师认为生源情况是影响研究生培养最为主要的因素,同时排名第二的因素是师资队伍(占比60.36%),这说明大部分导师都将研究生培养的重点聚焦于学生和导师这两个主体上,相比较而言更多导师将生源情况置于首要因素。与之紧密相连的是56.8%的导师认为学生自身努力也是达到良好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他因素诸如导师指导(占比34.91%)、培养方案(占比20.71%)、教学方式以及激励系统(分别占比18.4%)。

   总体来看,在对导师组或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作用的态度方面导师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虽然支持导师组的导师占比超过50%,但不支持的比重也超过40%,该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绝大部分的导师能够高频率面对面地指导研究生,采用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指导,同时绝大部分(超过92%)的导师都对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一事持开放态度,不难发现,导师在辅导学生方面尽职尽责。我们也注意到,绝大部分是放着对于导师的职责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认为导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学术指导,而就业指导等并非导师的主要职责。在影响导学关系的因素方面绝大部分导师认为导师自身的科研压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3. 支持保障制度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科研训练、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指导教师、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各种人员,以及教育政策、管理制度、服务水平、学术氛围、学习与生活条件等等,都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调查了导师们对支持保障制度方面的有效性满意度。

  1. 相关制度或措施评价

本研究调查了硕博招生工作、教育经费投入、课程与教学管理、研究生科研能力、分流淘汰制及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及学风和学术规范的教育、监管和惩戒制度六个方面的有效性满意度。研究表明,导师们对学校开展的相关工作的有效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各题项中,回答“非常有效”及“比较有效”的比例均超过80%。其中第一、三、五、六项分别为88.16%、86.39%、82.84%、88.76%;第二、四项分别为91.12%、90.53%,如下图所示。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第一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83人(49.11%);“比较有效”为66人(39.05%);“一般”为18人(10.65%);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0人(0%)、2人(1.18%)。第二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87人(51.48%);“比较有效”为67人(39.64%);“一般”为14人(8.28%);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0人(0%)、1人(0.59%)。第三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70人(41.42%);“比较有效”为76人(44.97%);“一般”为20人(11.83%);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1人(0.59%)、2人(1.18%)。第四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90人(53.25%);“比较有效”为63人(37.28%);“一般”为24人(14.2%);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4人(2.37%)、1人(0.59%)。第五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77人(45.56%);“比较有效”为63人(37.28%);“一般”为24人(14.2%);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4人(2.37%)、1人(0.59%)。第六项中回答“非常有效”的为88人(52.07%);“比较有效”为62人(36.69%);“一般”为18人(10.65%);不太有效及完全无效分别为0人(0%)、1人(0.59%)。

  1.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建议

本研究包括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加强学位论文过程管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管理各个环节四个建议选项。选择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项113人(66.86%);第三项109人(64.5%);第一项106人(62.72%);第四项91人(53.85)。

  1. 导师遇到的困难和相关建议

本研究为主观题,共收集答题人次96次,去除3条无效信息后,得到有效答题人次93次。导师对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做好招生硕博招生工作、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对导师的人文关怀。各项建议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所示:

 

进一步分析表明,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管理具体工作中建议最多的是第三项“合理构建课程体系”(26.88%);第六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位列第二(18.28);第二项“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排名第三(13.98%);第一项“做好硕博招生工作”位列第四(12.90%);第四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位列第五(9.68%);第五项“严格把关学位论文质量”和第七项“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并列第六(6.45%);第八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第九项“加强对导师的人文关怀”位并列第八(4.30%)。需要指出的是,“加强师生关系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加强对导师的人文关怀”三项与其他选项不同,与第31题、32题中的选项并无重叠,反映了当前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